
-
恢复灾后生活秩序做好堵口复堤和排水工作
随着汛情渐缓,8月8日,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《合肥市灾后堵口复堤排水工作意见》,要求各地按照“分级负责,有序推进;有保有弃,科学调度;高水高排,低水低排”的基本原则,做好堵口复堤和排水工作,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。[详细]
-
90后的她蹚着泥浆一次次地扛起沙袋
在堤坝上冒雨坚守的胡紫越 看着不断变宽的河面,步步逼上来的河水,这位身高1米58、体重102斤的年轻妈妈,忘记了自己的弱小,甚至是性别。 身后群众的家园,我们来守护 南淝河五里庙段胡浅泵站地势低洼,连日来的强降雨致使这里水势猛,汛情大。[详细]
-
我在安置点一天走了两万步
7月19日凌晨2点,我突然接到社区防汛值班人员的电话,“南淝河汛情严峻,速到社区集合。”,那一刻,我仿佛再一次听到了紧急集合哨,快速的起床穿衣,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儿,迅速奔赴到南淝河防汛抗洪现场。[详细]
-
本网记者坚守裴河大堤5个小时,拍下分洪震撼...
为尽快有效降低巢湖超历史高水位,7月27日,合肥又启用一个3万亩大圩为巢湖分洪。13时45分,随着一声令下,在庐江县白湖镇裴岗联圩裴河段,4台挖掘机同时作业,将开挖出一条120米宽的泄洪通道,另打开兆河沿线4道涵闸,分洪总流量将达150立方米每秒。[详细]
-
南淝河堤坝上这个背影真帅!“用我们的脏和累...
7月22日下午在包河区南淝河五里庙堤坝上,五里庙社区工作人员胡晓林正奋战在胡浅泵站防汛一线,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,他从7月18日以来已经连续奋战了100多个小时,每日扛沙、运沙、固堤,并主动参加夜间巡堤工作,堤坝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[详细]
-
7月26日,解放军官兵驰援巢湖市执行圩堤加固任务。傍晚,暴雨倾盆,战士们为赶时间就在雨中就餐,一个小女孩撑着伞,为解放军挡雨。 赵鹏程 刘驰 文图 来源:巢湖发布
-
巢湖汛情险,官兵驰援急。驻浙73021部队官兵连夜急行军,奔赴合肥。7月23日,环巢湖大道红旗飘飘,解放军官兵填装沙袋,筑防浪墙,连续奋战确保大堤稳固。中午时分,疲惫的官兵们就在抢险现场原地休息待命。 卓旻/摄
-
7月21日,因南淝河水位持续升高,包河区义城街道组织基干民兵应急队员,从南淝河入巢湖口西岸开始装填沙包,加固南淝河挡浪墙。刘风云 记者 苏玲 摄
-
7月21日上午,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紧急出动120余人,在庐江县同大镇白石天河连河村段构筑堤坝70余米,处置管涌群3处。 邹德勇 王前辉 记者 张大岗 摄
-
昨日,100余名民兵、城管组成的突击队加固圩西河河堤,确保大圩镇万亩葡萄园不受影响。记者 张大岗 摄
-
7月18日,肥西县严店乡防汛应急抢险队在刘夹河口加固河堤。
-
18日上午,包河区烟墩街道城管队员冒雨徒手清理排水口杂物。 记者 苏玲 摄
-
7月18日,在肥东县长临河镇柳家岗,党员突击队冒雨在水中封堵涵管。
-
连夜加高加固 力保圩堤安全
-
【即看视频】群众告别合肥168中学安置点:有人冲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
“这是心的呼唤/这是爱的奉献/这是人间的春风/这是生命的源泉……”8月11日中午,合肥市168中学体育馆里回荡着《爱的奉献》这首歌。本网记者看到,来自肥西县三河镇的一些汛期撤离转移群众早早打包好了行李,有一种“归心似箭”的感觉。尤其对于一些一辈子根本没有离开自家村子的老人来说,他们特别担心家中的情况。[详细]
-
庐江447名村民集中返乡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
在安置点生活了20天,他和其他446名同大镇村民踏上了回家的路。过去的这段日子,对于王长保来说,就像是一场梦。7月22日,他在乡镇干部的动员下忐忑不安地离开了家,如今,巢湖水位缓退,紧急撤离的部分村庄在万众一心严防死守之下安然无虞。[详细]
-
“水火”淬青春
7月30日上午,合肥殡仪馆1号厅,白色雏菊拼成12X111902,这是陈陆的消防编号。“陈陆……”一声椎心泣血的呼唤,妻子推开搀扶她的手臂,使尽全身力气绷直,向躺在鲜花丛中的丈夫敬礼,热泪滚滚中最后一次望向他。亲友恸哭,战友洒泪,1000多名党员群众为他送行。[详细]
-
奋战一天一夜 他们睡在南淝河边泥泞的堤岸上
7月19日凌晨3时许,雨势再次凶猛,刚刚打个盹的队员们立即起身,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紧盯南淝河的水位。同安城管95后城管队员说道。在同安城管和街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南淝河五里庙沿线实现24小时不间断保障,河堤防汛一切正常。同安城管部部长钱瑞说道。[详细]